
自從7月媽媽過世後,身心進入一個情緒超越理性的狀態
很常覺得快要好起來,但又狠狠地被外在事件觸發,好像又被一腳踩下去
雖然理性上知道遇到親人離世,這種狀況是很正常的,周圍的朋友也是這樣安慰我的
然而,這次卻讓我看到內心那些極為敏感的地方,我覺得不處理不行了
我看到心理的某個區塊一直被消磨,還有之前被壓抑住沒爆發的
這次幾乎來個加倍奉還,殺個我不知所措…
我開始反思內在對話的循環,發現自己過去的慣性,說好聽一點是理性分析,但實際上其實是一種對自己嚴苛,也對他人嚴苛的一種評價機制
評價機制大概如下
外在言語(日常對話) —>觸發正負面情緒 — ->啟動自我生存評估 — ->分析 — →自我與給予對方評價
以我為例,評價能力相關的言語最容易觸發我的正負面情緒
就跟很在意外表的人看到別人的美照就會觸發情緒的意思是類似的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開始去思考情緒的起源究與壓抑以及為何我的評價機制會無限循環
這篇我會先談談情緒的起源與壓抑
情緒的起源與壓抑
看了很多身心靈類的書籍,了解情緒是為了幫助人生存
而情緒是無法用理性控制的,理性的控制可以說是一種壓抑
長期用理性說服自己,而不是從根本上學習與情緒共存
但壓抑久了,會變成往後人生的未爆彈
我發現最明顯外在可見的特徵是說話的語調是緊繃的
以前我從不注意這件事,直到最近我發現自己在緊張、防衛的狀態下
說話的語調很壓抑,因為我的肌肉很緊繃
後來我開始觀察身邊的人,我發現這個觀察點還滿準的
而一般被稱讚理性的人很常有這個問題
甚至隨著年紀漸長,社會化越深,一般藏的會更好
但變熟之後,私底下交流發現原來表面的有禮貌只是一種社交禮儀
更多的是內心無限循環OOXX的評價機制與負面情緒
我有聽過的像是先臭罵一頓某人為非作歹的行為,然後用佛教的因果輪迴合理化邏輯,OOO就是上輩子有大福份,所以這一世就是還給他
但我可以感受到這個人當下說這些話的情緒是非常不滿的
我自己是覺得理性層面看是解了,但情感層面並沒有
而這樣的人生真的滿辛苦的,因為外在行為與內在情緒有一個滿大的Gap
目前我的應對方式
接納情緒,不批判,不反應
要先停止進入分析評價的循環,先靜靜的跟情緒共存
目前的狀況是想越多,狀況越差,情緒震盪的時間越長
但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我有順利渡過,再跟大家分享
下個階段
希望我可以練習
- 調整在內接收器,降低對能力相關字眼的情緒反應
- 負面情緒產生的初期,就把狀況表達出來,舒緩而非累積負面情緒
其他身心靈相關文章
焦慮與不自信該怎麼辦? 靜坐增強自我覺察能力,讓我從根本解決問題
在社會生存是該聆聽心裡的聲音,還是努力達成自外在環境的需求? 談談如何達到內外平衡的狀態
【短文】已經很漂亮了,為什麼會有容貌焦慮? 論不安全感與生存機制
聯絡方式
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in/bess-chen-33114bb5/
e-mail: b01703030@ntu.edu.tw
關於Bess
羅斯福路財金系畢業,目前在Long fund擔任Investment Research,負責半導體與下游硬體產業與公司研究
曾任職於台灣最大IC設計集團,擔任Sr. Finance Partner與美國上市IC設計公司(S&P 500成分股),擔任總部財務分析師,負責全球FP&A事務
擅長Equity research、Corporate finance、Data application (Business Intelligence Software, Database, ERP, RPA),通曉半導體、電子硬體產業知識
關注的議題有生涯規劃、學習成長、身心靈健康